生活
农业农村部前不久印发《关于抓好洪涝灾后恢复生产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的通知》,要求各地*取超常规举措,落细落实农业灾后生产恢复、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的十项措施,坚决打赢抗灾夺粮食和农业丰收这场硬仗。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从中长期发展趋势看,受人口、耕地、水**等因素变化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还需进一步优化、拓展保障粮食安全的途径,才能形成更高层次
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互联互动空前紧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对外工作必须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
**院常务会议前不久通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可以说,这是在关键节点作出的数字化转型大趋势的判断及其行动着力点的部署。历经数十年信息化技术积累和基础科学研究发现的助力,生产、流通、消费以至金融、服务等各类经济过程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形成全方位的系统性大趋势。如同当电发明后,没有人可以忽视使用电力;当网络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起来,没有人可以离开移动通信网络和设备。当前
当前,随着ChatGPT、Sora等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出现,大数据、大算力推动人工智能走向大模型时代,人工智能成为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的新引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应用,离不开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体系(AI基础设施体系)的孵化和支撑。在此背景下,建立健全AI基础设施体系,是适应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态势,加快建成网络强国的基础前提和内在要求。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坚持问题导向,认识到存在独有难题,表明我们党具有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坚持守正创新,相信能够破解难题,表明我们党具有强烈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主动精神。大有大的样子,也有大的难处。大党独有难题集中体现为“六个如何始终”,即如何始终不忘初心
《**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要求,并将之作为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的组成部分。综观当下文旅业态,数智视听文化正以其深层结构关系和运行机制影响着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以及参与社会的行为模式,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信息生产的注意力引导机制 数智视听文化正以强势之态挤压着以旅游机构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力量。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2.5%,是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但总体上国内有效需求仍然不足,需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消费需求呈现日益个性化、多样化
以经、史、子对人类知识进行分类,体现了中国思想对人类知识谱系的独特理解,这一理解意味着以经为主干、以史和子为两翼的结构性安排。其中,经学创建既关联着这一知识谱系的成立,同时也意味着中华文明的精神奠基。从世界文明视域看,经学成立的语境是沃格林意义上的“天下时代”,后者意味着由“治出于一”(精神与权力尚未分化)到“治出于二”(治教分殊为两大领域)的秩序转型。 “治出于二”与六经创建的背景
3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史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高翔出席会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博物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15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35位专家学者参会。 会议认为,成立清史研究中心,就是要团结汇聚全国清史研究精锐,整合优势**、创新研究方法,牢牢把握清史研究国际话语权,传播正确历史观
【第455期】李强治:健全治理体系激发平台经济活力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这份文件是在发展与监管并重理念指导下对建立健全我国平台经济治理体系的总体性政策考虑。 一是注重从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高度构筑治理体系。平台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组织形态,是当前全球战略竞争的制高点,是一国掌握数字主权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