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3月9日讯 3月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民生主题记者会。今年的**工作报告提出,要增加制造业、服务业紧缺技能人才供给,加快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对此,人力**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表示,今年,人力**和社会保障部将强化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研究出台加大国有企业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激励的政策文件,合理提高生产一线技能岗位的薪酬标准。支持在技能人才聚集的区域、行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推行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引导合理确定技能人才起点工资,推动工资分配向生产一线和急需紧缺的技能人才倾斜,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真正做到“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 此外,人力**和社会保障部还将强化等级评价和薪酬激励。重点支持企业和培训机构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落实“新八级工”制度,鼓励劳动者提升技能,畅通劳动者向上流动渠道。同时强化技能人才评价全链条监管,规范评价机构管理,提升评价质量。 强化产教评技能生态链。推动培训与产业紧密融合,发挥产业链链主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在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做到产业发展到哪里,技能标准就跟进到哪里,培训内容就拓展到哪里。鼓励龙头企业参与制定行业培训标准,加强培训设施和**投入,加大教学**开放共享。鼓励学校等培训机构,契合产业需要,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打造多方参与,产业、教学、评价衔接融通的技能生态链,推动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双向奔赴”。 王晓萍强调,今年要强化培训载体建设,推动职业院校、技工院校、企业培训机构、民办培训机构等积极开展技能培训,通过招投标、揭榜挂帅等方式,择优确定重点培训项目载体。根据岗位急需紧缺程度和培训后劳动者就业情况,给予差异化的资金补贴。加快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设施建设。 据介绍,目前,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地方建设了414个公共实训基地。统筹利用多渠道资金**,建设了1176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475个技能大师工作室。今年还将继续加大建设力度。 编审:魏婧 张艳玲 蔡晓娟

            【责任编辑:吴晨笛】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5312317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hanxikuangchan.com/news/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