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之中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都十分流行吃面的习俗;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在这一天民间有吃粽子的习俗。
这两个重要的日子今年为何会紧相连?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赖迪辉解释说,地球公转一周是一年,一年有十二个月,平均每隔15天一个节气,一年一共有二十四个节气。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具体到夏至节气,它在公历中的日期只会在6月20日、6月21日和6月22日这三天变动,绝大多数年份为6月21日,其次为6月22日,最少的是6月20日。今年的夏至就落在6月21日。
端午节是农历节日,在公历中的日期并不固定,一般来说,端午节是在公历6月的上旬,也就是芒种节气前后,由于今年农历闰二月,导致夏至跑到了端午节的前面,而且是前一天。 夏至在前、端午节在后紧相连的情况比较少见。统计显示,21世纪这种巧合有4次:2004年、2023年、2042年和2061年;而端午节在前、夏至紧随其后的情况有3次:2034年、2053年和2064年。
夏至与端午节同在一天的情况有吗?“有的,但比较罕见。本世纪仅有两次,2072年,这一年的夏至和端午节同在公历6月20日;2091年,这一年的夏至和端午节同在公历6月21日。”赖迪辉说。 (本文来自于新华网)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5312317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hanxikuangchan.com/news/5758.html